●传承红色基因。围绕红岩精神,守正创新★★,盘活存量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以创建国家红色旅游融合示范区为抓手★,提升红岩品牌价值★★★,实施“红色+绿色”★★“红色+古色”“红色+乡村”的融合发展路径★★★,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推动旅游产业化,市场主体是基础★★★。坚持以国际化理念引领旅游业发展,大力实施盘活闲置低效项目攻坚行动★★,结合“三攻坚一盘活”改革做大做强骨干国企,积极引进文旅行业头部企业,支持本土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车队★★、商务会展等市场主体★,挖掘小微企业成长潜力★,培养一批旅游企业。
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巴黎奥运会艺术体操团体全能冠军获得者丁欣怡、新东方文旅集团总裁杨志辉向本次大会举行视频祝贺。
●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创建中华老字号、重庆老字号、星级旅游饭店、国家等级旅游民宿、星级农家乐、钻级酒家★、绿色饭店、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家★★★,提升入境游客数量。
●从优势上看,沙坪坝是个大校园。沙坪坝历来崇文重教,★★★“沙磁人文、肇始之地”的名片闪耀着人性的智慧和光芒,众多高校、优质中小学★,让这座城市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文化的气息★、青春的气息。
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关于文化旅游工作重要论述以及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推介精品旅游线路和文旅惠民礼包,部署沙坪坝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区文化旅游委、区城市管理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商务委★★★、城司作交流发言。
●实化责任。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宣传员、个个都是责任人、时时都有好消息、处处绽放好生态”思想,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规范项目审批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带头讲出沙坪坝★★★“好故事★★★”、发出沙坪坝“好声音★★★”,让更多的人了解沙坪坝、爱上沙坪坝、走进沙坪坝★★★。
●从城市上看,沙坪坝是个大家园★★★。沙坪坝自古以来八方通衢、人潮汇聚★★★,★★★“四向齐发★★★”国际大通道连接世界,赋予了沙坪坝人热情好客、开放包容★、互帮互助的精神特质★★,宜居、宜业、宜游★。
●细化举措。坚持一张图★★、一盘棋★,对标对表★★★“六大行动”,立足各自职能职责,细化完善具体举措和工作方案,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事项化推动6条精品旅游线个消费新场景落地落实。
祁美文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就文化旅游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事关文化旅游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去年5月,党中央首次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习专门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提供了重要遵循。全区上下要深学笃用习关于文旅工作重要论述,深刻领会把握文旅产业重要地位★★,牢固树立抓文旅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强烈意识★,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加快培育壮大文化旅游领域新质生产力,为沙坪坝现代化建设厚植发展优势★★★。深刻领会把握文旅产业显著特征,牢固树立文旅为民理念,把文旅产业作为重大民生事业,加强高质量供给★★★,提升高品质服务,加快高效能治理,做好高水平推广,让文旅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深刻领会把握文旅产业独特作用★★★,把发展文旅产业作为展示沙坪坝形象的重要窗口,让更多人了解沙区★★、走进沙区,更好以人流带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业流,吸引广大企业和人才到沙区投资兴业、共创未来★★。
●强化保障。抢抓政策机遇,多方筹措资金,发挥财政投入对社会资源资本带动作用,激励更多社会民间资金以市场化运行方式支撑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旅游产业化,吸引客源是关键。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既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获取流量,也要通过传统方式吸引客源。境内境外共同发力,深入挖掘国内旅游市场,以更大力度开拓国际市场,多措并举挖掘本地旅游客源,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繁荣文旅市场,让八方游客感受沙坪坝文化魅力。
●从历史上看★,沙坪坝是个大观园★★★。3000年历史文脉悠久绵长,作为红岩精神发祥地,巴渝文化★★、统战文化、抗战文化造就了沙磁儿女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精神品格★★★。
祁美文指出,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围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部署了7个方面重点任务、25项工作举措,为推动全市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要一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迭代升级全区文化旅游工作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加快推动沙坪坝文化旅游工作高质量发展★。
●从人文上看,沙坪坝是个大故园。众多历史名人在此工作生活★★,冰心、巴金等名人曾云集于此★★★,磁器口古镇更承载着一代代老重庆人无法忘却的市井记忆★★★。
●建设国际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加快打造标志性消费新场景★、产业新空间、演艺新空间★★★,谋划举办国际★、国内节庆活动、赛事,大力招引文旅市场主体。
●暖心满城烟火。深挖都市烟火与慢生活体验,发展夜景经济★,提升市井文化吸引力。深化市井文化和美食旅游融合,深入研究 ★★★“渝味360碗” 历史脉络,开展系列美食活动,推出系列旅游产品★★★。推动文化旅游与多种业态融合★★,发展“文旅+科技”,加快推动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的转化应用,持续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营造休闲松弛★。聚焦城市风貌提升,构建城市★★★“微度假★★”圈★★,将休闲松弛感融入城市肌理★★。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完善快旅慢游体系,拿出“绣花功夫”提高城市环境和文化氛围★★,将烟火气融入城市的毛细血管★,让游客感受 ★★★“有情人生”的生活美学,形成住客共享的城市旅游品牌★。提升文旅治理效能★★,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联合执法改革,加快旅游市场“信用沙坪坝”体系建设,增强文旅行业数字化管理服务能力。
●从要素上看★★★,沙坪坝是个大乐园。集吃在沙坪坝、住在沙坪坝★★、行在沙坪坝★★、游在沙坪坝、购在沙坪坝于一体,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区目的地。
●优化方法。突出以人为本,突出优势优先★,突出城市形象★,坚持系统思维,分清轻重缓急★★,不撒★★★“胡椒面”★★,打捆使用资金,坚持“微改造”“精提升”,推进优势项目提速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充实城市内涵。
祁美文指出,沙坪坝作为全市文化旅游大区★★,资源丰富★、优势突出,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要深刻认识全区文化旅游工作的基本状况——
●巴蜀文旅走廊。立足沙坪坝是国家重大战略承接地和重庆战略向西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阵地”★★,大力推动区域一体化、政策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生态文明一体化,用好旅游这把金钥匙助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着力完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系统推进建设高质量文旅经济、高水平文旅供给、高品质文旅体验★★、高效能文旅治理★★,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围绕都市旅游基本定位,加快实施国际消费场景提升行动、创A增星提升行动★★、红色文旅提升行动、文旅品牌提升行动、产业质效提升行动、文化供给提升行动等六项行动,努力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主阵地★★。加快建设“15分钟高品质文化生活圈”,新增博物馆、市级区级非遗项目★,推出★★★“渝进蓉出、蓉进渝出”精品旅游路线,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全面提升文化旅游经济贡献度。
以文旅产业化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相互促成★,加快推动沙坪坝从旅游大区向旅游强区跨越。
会上★★,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核心要素,6家本地企业代表与12家旅行社代表举行现场签约仪式。沙坪坝区20个消费新场景签署承诺书。
●突出世界印象。丰富游客体验,提升国际便利化服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拓展数字文旅消费,让消费者亲身体验数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乐趣。培育产业平台,持续推进“创A增星”行动,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形成完整、科学的文旅产业生态链。加强整合营销和国际传播,举办国际性活动,通过短视频平台和海外社交媒体将沙坪坝塑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庆旅游文化名片。
区委副书记、区长肖庆华主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明才,区政协主席杨邦维★★★,区委副书记王银川★★,区委常委,全体区级领导出席★★。
市文化旅游委相关处室,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区委各部委★★★、区级各部门★★、各镇街、各管委会★★★、各人民团体,区属国有重点企业及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区内文化旅游重点企业代表、部分旅行社代表等参加。
1月8日上午,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举行★★。区委书记祁美文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关于文化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安排部署,放大沙坪坝文旅资源优势★★,着力完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加快推动沙坪坝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在全市打造文化旅游强市中彰显更大作为。
祁美文最后强调,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文旅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扎实推动沙坪坝文化旅游发展重点工作落地落实。
●推动旅游产业化,游客口碑是支撑★。坚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品质品位品牌上下功夫,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切实提升车站★、酒店★、出租车等旅游接待窗口单位的服务质量★★,积极培育一批大型旅游集团和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企业,打造沙坪坝旅游服务品牌新形象。
●推动旅游产业化,比较优势是核心。对标世界级标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挖资源优势,加强资源整合,精深开发资源,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梳理科教★★、文化、开放、红色★★★、古色★、绿色★★、都市、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具有沙坪坝辨识度的一系列独特资源,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让优势更优★、强势更强。
●从自然上看,沙坪坝是个大公园★★。沙坪坝背靠歌乐山、面朝嘉陵江,是一座山环水绕、山水相映的美丽之城,缙云山、中梁山作为主城生态肺叶,是市民休闲观光的后花园。
●掀起青春潮流。发展文娱业态,通过定期举办电竞、3D马拉松等国际化青年赛事,激活沙坪坝的艺术文化氛围。推动时尚购物,打造全球知名商圈,提升购物消费体验,构建以青年消费为主导的购物场景。打造潮流地标★★★,研发具有沙坪坝特色的旅游文创产品,建设多功能青年文化中心★,集聚网红文化、现代娱乐、休闲社交于一体时尚消费空间★★★。
祁美文指出,近年来★★★,沙坪坝文化旅游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呈现出良好态势。文艺事业★★“百”花齐放★。获批全国首批文化先进区★,石井坡山野书屋、三河村琴仙居荣获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沙坪坝博物馆成为中心城区首批区属国家二级博物馆★。文旅产业★★★“百”业并茂。建成A级旅游景区6家,建成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6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集聚文旅企业2.2万家,获评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大型红色剧目《重庆·1949》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文体成就★★“百”尺竿头。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23人、国家集训队7人,走出了围棋世界冠军古力,以及艺术体操世界冠军丁欣怡、郭崎琪等一批中国体坛耀眼的明星,近年来承办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全国青少年艺术体操冠军赛等国家级赛事6场★★★,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